《主要人物及事迹》
一、诸葛亮
未出山前:刘备虽仁义,是当世英雄、明主,但因无谋士,输多赢少,曹操横扫中原,统一北方。
出山辅佐刘备后:刘备一路高歌猛进,可惜关羽、刘备等人狂妄自大葬送好局,诸葛亮竭尽全力仍功败垂成。
离世后:姜维继承遗志,无奈条件艰难、朝廷腐败,最终蜀国被灭。
二、曹操
事迹:孟德献刀,挟天子令诸侯,讨伐张秀,煮酒论英雄,白门楼斩吕布,官度之战,赤壁之战,华容道,割须弃袍,讨伐张鲁,封魏王,左慈戏奸雄,杀华佗。
形象特点:奸诈、智慧、残忍、爱才、多疑,是全书第一大 boss,故事表现力大于刘备。
三、刘备
事迹:桃园结义,三英战吕布,礼让徐州,煮酒论英雄,三顾茅庐,西川称帝,东征伐吴,永安托孤。
性格特点:宽厚、仁慈、爱民如子、礼贤下士,后期刚愎自负。
四、孙权
事迹:坐领江东,赤壁之战,东吴称帝,公孙渊降吴闹剧。
性格特点:谦虚、爱才、识人、明智,后期刚愎。
五、关羽
事迹:桃园三结义,温酒斩华雄,三英战吕布,赚门斩车胄,相约三事,斩颜良诸文丑,封金挂印,千里走单骑,华容道,单刀赋会,水淹七军,大意失荆州,败走麦城,灵山显圣。
性格特点:骄傲、坚毅、忠诚、有胆色、重信义,傲上而不欺下。
六、张飞
事迹:桃园三结义,怒鞭督邮,三英战吕布,酒醉失徐州,长阪桥,义释严颜,挑灯夜战。
性格特点:敬才、暴躁、好酒、粗中有细。
七、司马懿
事迹:驻守新城时诛杀孟达,抵御诸葛亮北伐,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一派,把持朝政至死。
形象特点:老谋深算,攻于心计,其子孙把握曹氏朝政。
八、其他重要人物
荀彧、荀攸、贾诩、郭嘉、程昱、戏志才、刘晔、蒋济、陈群、华歆、钟繇、满宠、董昭、王朗、崔琰、毛玠、杜畿、田畴、王修、杨修、辛毗、杨阜、田豫、王粲、蒯越、张继、杜袭等。
人物统计
《三国演义》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,毛本统计约为 1100 人,后来有人统计为 1191 人,其中武将 436 人,文官 451 人,汉、三国、晋的皇族后裔、后、妃、宦官等 128 人,黄巾起义者、鲜卑、羌等边远民族 67 人,宦官和三教九流、各色人物 109 人。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,描写得比较详细、人物性格突出的有近百位,对其肖像有所描绘的大约二、三百人。毛宗岗把曹操、诸葛亮、关羽称为其中的“三绝”。
主要人物出生及成就
曹操:(155 年-220 年 3 月 15 日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。黄巾军起义爆发时,任骑都尉,参加剿除黄巾军。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(197 211 年),先后用兵打败吕布、袁术、袁绍等豪强,统一北方。曾在赤壁被周瑜、诸葛亮用火攻战败。建安二十一年,受封为魏王,四年后,病死于洛阳。
刘备:(161 年-223 年 6 月 10 日)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,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、政治家。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,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。与关羽、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、徐州陶谦等。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。早期颠沛流离,投靠过多个诸侯,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,趁势夺取荆州,而后进取益州,再夺汉中。公元 221 年,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年号章武。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,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,次年病亡。
孙权:字仲谋,生于下邳(今江苏徐州市邳州)。父孙坚,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。其兄孙策遇害后,孙权承父兄之业,保有江东,成为一方诸侯。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,领会稽太守。先后两次出兵镇抚山越,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。208 年,率大军亲征黄祖,夺得江陵,复与刘备联合,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。221 年,刘备为报关羽之仇,亲率大军伐吴。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,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,被曹丕拜为吴王,次年三月大破汉军。252 年病逝。
司马懿:字仲达,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(今河南温县西)人。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,曹操称魏王,立曹丕为太子,司马懿被任用为太子中庶子。曹丕死后,曹睿即位,封司马懿为舞阳侯。227 年 2 月,驻守新城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,司马懿当机立断,进城杀孟达,俘叛军万余,新城仍为魏占有。231 年春,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,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,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。239 年春,魏明帝病危,曹睿死后,八岁的曹芳即位。249 年正月,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,暂离京城,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诛杀了曹爽一派。251 年,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,但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,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。
诸葛亮:字孔明,号卧龙(也作伏龙)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。汉献帝建安十二年(207),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,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。建安十三年秋,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,刘备兵败。诸葛亮赶赴柴桑,同鲁肃、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,大败曹操于赤壁。建安十六年,刘备以助刘璋为名,率兵数万入益州,于次年与刘备会师,攻取成都。蜀汉章武二年(222),刘备兵败夷陵,次年病亡,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。建兴三年(225 年)进军南中。采用攻心为上、攻战为下的方略,使孟获等心悦诚服,五年春,上《出师表》,自统大军 10 万,进驻汉中,准备攻魏。六出祁山,于建兴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,与司马懿所率 20 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。八月,因积劳成疾,卒于军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