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三十六计及故事
瞒天过海:邓艾奇袭成都,魏延奇袭长安之计,皆为瞒天过海,以极大欺骗和谎言达成目的。
围魏救赵:许攸攻打曹操许都之计,乃围魏救赵之策,借攻击敌方后方迫使撤兵。
借刀杀人:曹操借刘表之手杀祢衡,刘表借黄祖之手杀祢衡,郭嘉遗计定辽东等,皆为借刀杀人之计,自己不出面借他人之手害人。
以逸待劳:黄忠和法正杀掉夏侯渊,张飞战马超,皆是以逸待劳,养精蓄锐以待疲劳之敌。
趁火打劫:曹操攻打徐州时,吕布和陈宫趁机占领曹操山东,此为趁火打劫,乘人之危捞取利益。
声东击西:诸葛亮派赵云在箕谷率少量军队为疑兵,自己欲率大军出斜谷,此为声东击西,制造假象迷惑敌人。
无中生有:诸葛亮陷害司马懿,司马懿陷害诸葛亮,皆为无中生有,凭空捏造之事。
暗渡陈仓:姜维挖地道企图偷袭邓艾,此为暗度陈仓,暗中进行某种活动。
隔岸观火:魏、蜀、吴三家时刻在用,不必赘述,即对他人危难不予援救而看热闹。
笑里藏刀:陈登害吕布,逢纪献计佯许公孙瓒夹攻冀州韩馥违背公孙瓒之计,皆为笑里藏刀,外表和气内心阴险。
李代桃僵:曹洪舍命救曹操,此为李代桃僵,舍一小将挽救大局(且小将未牺牲)。
顺手牵羊:刘备夺取荆州,此为顺手牵羊浑水摸鱼,乘机获取利益。
打草惊蛇:诸葛亮让刘备惊动乔国老和当地百姓以保全性命,此为打草惊蛇,做事不周密使对方察觉。
借尸还魂:诸葛亮死后用木雕像吓跑司马懿,此为借尸还魂,已死亡或没落事物借别名义重现。
调虎离山:诸葛亮佯攻冀县调出姜维,此为调虎离山,设法引诱人离开原来地方。
欲擒故纵:诸葛亮七擒孟获,此为欲擒故纵,先放开后进一步控制。
抛砖引玉:诸葛亮用粮草骗姜维抢粮以便捉姜维,此为抛砖引玉,以粗浅意见引出高明见解。
擒贼擒王:董卓、李榷、郭汜、曹操擒汉献帝,此为擒贼擒王,作战先擒拿主要敌手。
釜底抽薪:许攸献计曹操火烧乌巢,此为釜底抽薪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混水摸鱼:曹丕趁乱纳美妾,此为浑水摸鱼,趁混乱时机攫取利益。
金蝉脱壳:诸葛亮死后的撤退之计,此为金蝉脱壳,用计脱身。
关门捉贼:诸葛亮火烧上方谷,关羽水淹七军,此为关门捉贼,关起门来捉盗贼。
远交近攻:魏、蜀、吴三家及吕布、刘备、曹操、袁术等人之间反复上演,此为远交近攻,结交远国进攻近国的外交策略。
假道伐虢:刘备夺取西川,此为假道伐虢,以借路为名侵占他国。
偷梁换柱:张绣设法废掉典韦再攻曹操,此为偷梁换柱,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。
指桑骂槐:诸葛亮被诬陷谋反后质问刘禅那些话,此为指桑骂槐,借题发挥指责他人。
假痴不癫:司马懿装病骗曹爽,此为假痴不癫,假装痴呆掩人耳目。
上屋抽梯:刘琦三求计,此为上屋抽梯,上楼后拿掉梯子,怂恿人上当。
树上开花:张飞当阳桥退敌,此为树上开花,用疑兵吓退曹军。
反客为主:黄忠和法正登高监视夏侯渊,争得主动权,此为反客为主,在一定场合采取主动措施。
美人计:周瑜用美人计迷住刘备,使其乐不思蜀,此为美人计,以美女诱人。
空城计:诸葛亮的空城计,在敌众我寡缺乏兵备时制造错觉惊退敌军。
反间计:蒋干盗书,中了周瑜的反间计,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自己。
苦肉计:周瑜打黄盖,此为苦肉计,故意毁伤身体骗取信任进行反间。
连环计:庞统的连环计,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。
走为上:刘备前期一直在用,不必强调,全师避敌保存实力。
三十六计经典故事的历史出处
《三十六计》一书,年代和撰者难考,历代兵志未收录。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斗争经验总结的智谋全书,是劳动民众智慧结晶,是古今中外智谋专家重视的经典著作,堪称“益智之荟萃、谋略之大成”兵学奇书。
三十六计包括哪些出处的哪些历史故事
第五套〖并战计〗
偷梁换柱:频更其阵,抽其劲旅,待其自败,而后乘之。曳其轮也。
指桑骂槐:大凌小者,警以诱之。刚中而应,行险而顺。
假痴不癫:宁伪作不知不为,不伪作假知妄为。静不露机,云雷屯也。
上屋抽梯:假之以便,唆之使前,断其援应,陷之死地。遇毒,位不当也。
树上开花:借局布势,力小势大。鸿渐于陆,其羽可以为仪也。
反客为主:乘隙插足,扼其主机,渐之进也。
第六套〖败战计〗
美人计:兵强者,攻其将;将智者,伐其情。将弱兵颓,其势自萎。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
空城计:虚者虚之,疑中生疑。刚柔之际,奇而复奇。
反间计:疑中之疑。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苦肉计:人不自害,受害必真。假真真假,间以得行。童蒙之吉,顺以巽也。
连环计:将多兵众,不可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
走为上:全师避敌。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