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化槽相关内容
一、工艺技术区别
玻璃钢净化槽普遍采用生物处理工艺,集生化处理技术于一体,包含厌氧、好氧、沉淀和消毒等功能模块,其核心工艺为 AO 工艺、A2O 工艺及其改良技术,能满足污水处理一级 B 标准。
PE、PP 净化槽应用的核心工艺也为 AO 工艺、A2O 工艺及其改良技术。
二、材质区别
国内净化槽罐体材料多采用玻璃钢、PE、PP。
玻璃钢耐腐蚀、强度高,拉伸强度可达 500MPa。
PE 通过注塑、挤出、吹塑等成型方法可制成各种形状,力学性能一般,拉伸强度较低。
PP 在低温下抗冲击性能差、耐候性不佳。
三、生产工艺分类
玻璃钢净化槽壳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材质,由片状模塑料通过模压工艺制成。
PE、PP 净化槽采用 SMC 模压工艺,成型工序包括 SMC 剪切、料坯制作、清理金属膜、刷脱模剂、投料、闭模、加压、保压、启模、脱模、取出产品、修边等。
四、应用效果差异
PE、PP 净化槽壳体与化粪池通用,一般造价成本较低,农村、风景区、农家乐及民宿等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案例显示,其使用寿命一般为 8 10 年。
玻璃钢净化槽有效寿命长达 30 年,且保温和承重效果均优于其他材料。
五、净化槽类型及选择
小型家用净化槽:单套设备 0.5 2 吨/天,适用于农村居住分散的散户,可通过并联拼接处理 10 吨以下农村、景区厕所等污水处理项目,生产工艺采用 SMC 模压或解除成型工艺,核心工艺为 AO、A2O 及改良工艺,适合单户或少部分农村使用。
中型集中式净化槽:单套设备处理量 5 50 吨/天,核心工艺为 AO、A2O 及改良工艺,适合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项目,设备外壳多采用 FRP 玻璃钢,内部有循环回流系统等装置,生产工艺多采用缠绕成型工艺。
大型集中式净化槽:单套设备处理量 50 300 吨/天,核心技术采用生物膜法、MBR 工艺及组合工艺,水质可稳定达标。
六、安装步骤
第一步:净化槽基坑开挖,基坑大小维持在净化槽占地面积的 1.2 1.3 倍,深度依据当地冻土层厚度确定,确保设备不受冬季低温影响。
第二步:在基坑底部浇筑混凝土承重垫底,保证底部水泥板水平度。
第三步:净化槽运入,摆放平整并与底部水泥板固定。
第四步:按正确注水方法,给净化槽注水 1/2 2/3。
第五步:土壤回填,防止净化槽因浮力移动。
第六步:安装电线、电控柜。
第七步:安装进水水管和出水水管。
第八步:由专业水质工程师对玻璃钢一体化净化槽进行参数和水质调试。